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【评论】GNU/Linux下有多少是GNU的?
阅读量:6949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7

本文共 905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。

导读:一个葡萄牙的学生写了一篇文章 《》由酷壳网的陈皓整理编译为《》。这篇文章主要分布了今年4月份的Ubuntu Natty的Linux分发包。其主要是用代码行来做的分析,用两个饼图对比分析。

内容如下:

第一个饼图如下,其指明了各种主流的开源项目组的分布情况。可见GNU只占了8%,当然,GNome也是GNU的,加起来也只有13%,只占整个分发包很少的比重。

第二个图,作者把GNU的部分拿了出来,再进行了分析:

在下面这个图中,我们可以看到主要是四大块——gcc, gdb, binutils 和 glibc,所以,作者说,这些东西都不是最终用户需要的,不是每一个用户都是需要搞开发的。所以,如果去除这些,再去除Gnome(这个桌面UI也不是很力),那么GNU的东西几乎没有了。

所以,作者以此来挑战Richard Stallman提到的GNU/Linux的这个说法。

好像更为好的说法应该叫——GNU/KDE/java/xorg/Linux

我对这篇文章有下述一些感觉:

以代码行来衡量重要性,非常的不准确。比尔盖茨说过——“用代码行数来衡量编程的进度,就如同用航空器零件的重量来衡量航空飞机的制造进度一样”(参看《》),所以,用这个数据来并不一定正确。如果用Linux的各种包的依赖性可能会更好一点。

至少我知道,离开了glibc,可能整个操作系统都会不举。Linux下,绝大多数软件都是gcc/gdb编程和调试出来的(当然,LLVM和Clang正在挑战着gcc编译器),而且大多数软件都在用着GPL的许可证()

辩证地,我们不能否定GNU的历史价值,同时我们似乎也在看到GNU好像有点萎靡。

老实说,其实叫什么不重要,是GNU/Linux也好,是Ubuntu也好,还是Android也好,无所谓。Linux的各种分发包中都存在着全世界黑客文化的和开源文化的结晶,每当我看到这样的分布图时(例如:),我心中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豪情,这难道不真是一种壮举吗?()。

不管这种方式的软件有没有市场,能不能得到“最终用户”的认可,但这已成为了软件开发的一种精神——那种不分彼此,相互协作的精神,不是吗?

来源:

转载地址:http://fekil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Dubbo点滴(1) SPI入门
查看>>
WebSocket+HTML5实现在线聊天室
查看>>
nagios扩展开发之check_ping
查看>>
控制文件丢失的恢复(续)
查看>>
in-band(带内) and out-of-band(带外) management
查看>>
db link的查看创建与删除
查看>>
Android小项目合集(经典教程)包含十五个Android开发应用实例
查看>>
利用EEPROM实现arduino的断电存储
查看>>
如何查询redhat的版本信息
查看>>
kvm虚拟化管理平台WebVirtMgr部署-完整记录(安装Windows虚拟机)-(4)
查看>>
对象与内存控制
查看>>
Robotium双client測试框架
查看>>
[CareerCup] 12.6 Test an ATM 测试一个自动取款机
查看>>
[Share]浏览器的历史
查看>>
mySQL中replace的用法
查看>>
Android app 别用中文名
查看>>
关于正则的迷思
查看>>
23.3. DELETE
查看>>
Slider 滑动条效果
查看>>
I.MX6 Android shutdown shell command
查看>>